受保護的內容: 【烏菲茲經典館藏2-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從貞潔走向情色, 西方古典繪畫的裸女|名畫解鎖檔案

by 葵花子
烏爾比諾維納斯

▶【Podcast-S4EP12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點開線上聽

▶【IG-乖,你聽畫】追蹤藝聞趣事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畫作賞析: 愛情與婚姻的寓意

此畫是文藝復興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最著名代表作之一。

16世紀威尼斯貴族的華麗卧室,維納斯斜倚在皺褶的白色床單上,她的裸體光滑無瑕,金髮隨意垂落,右手拿著玫瑰,左手自然地放在私密處,臉上還有一抹紅暈,以勾人眼神凝視著觀畫者。

臥室後方的窗台旁有兩位侍女,一位侍女跪在衣箱前翻找,另一位的肩膀上掛著華麗的金色藍色禮服,暗示等會兒要為維納斯梳妝打扮。

畫家安排幾項象徵愛情與婚姻的圖像:玫瑰象徵愛情、象徵忠貞,女僕翻找的木櫃是義大利貴族的嫁妝箱(cassone);窗台擺放桃金孃盆栽,桃金孃是美神維納斯的專屬植物,當時的新娘會以其花朵作為頭飾與捧花,藉此寓意新娘的美貌與幸福的婚姻。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 提香(Titian, 1490-1576), 繪於1538年, 119 x 165 cm, 藏於烏菲茲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名畫

委託者: 烏爾比諾公爵

畫面寄寓婚姻與愛情,關於委託者的說法各異,普遍說法是烏爾比諾公爵吉多巴爾多二世(Guidobaldo II della Rovere, 1514-1574)委託提香所創作,作為送給他年輕新娘茱莉亞·瓦拉諾(Giulia Varano, 1523-1547)的禮物。

1535年,茱莉亞的親娘卡梅里諾公爵夫人出於政治聯姻,不顧教宗保祿三世禁令,將年僅12歲的她嫁給20歲的吉多巴爾多二世(以下簡稱他吉二),教宗因而將他們逐出教會。(當時女子的平均適婚年齡約為16歲,但貴族家族出於財產和家族聯盟等因素,女生會被迫在更小的年紀結婚。)

三年後,吉二繼承父親的頭銜成為烏爾比諾公爵,同年向提香購買了〈裸體女人〉,並將其正式命名為〈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因此~此畫因「烏爾比諾公爵頭銜」而得名。

這幅畫掛在這對新婚夫婦的私人房間,畫面種種關於婚姻的圖像,有些說法是公爵以此作為教導年輕新娘的範本,包含忠誠的婚姻關係(小狗)、女主人的持家責任(仕女),以及誘惑丈夫的情慾行為。(東西方老派觀念一樣:「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外加上得了床」)

※補充閱讀〈身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女性〉

烏爾比諾公爵吉二也是提香的重要贊助人,曾委託他創作肖像畫。
〈烏爾比諾公爵吉多巴爾多二世肖像畫〉(Portrait of Guidobaldo II della Rovere, Duke of Urbino), 提香, 繪於1545年, 藏於美國耶魯大學美術館(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茱莉亞肖像畫〉(Portrait of Giulia Varano), 提香, 繪於1545-1547年, 藏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帕拉蒂納美術館(Galleria Palatina)

烏菲茲美術館名畫

時間快轉100年,烏爾比諾公爵的後代孫女維多利亞(Vittoria della Rovere, 1622-1694)嫁進了美第奇家族統治的托斯卡納大公國,〈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作為其中一件嫁妝被帶進了佛羅倫斯。維多利亞去世後,此畫便進入烏菲茲美術館館藏。

畫家:提香以色彩開創新風格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提香(Titian, Tiziano Vecellio, 1490- 1576),出生於義大利東北部的卡多雷教區教堂(Pieve di Cadore),10歲隨兄長到威尼斯,在威尼斯當紅畫家貝利尼的工作坊當學徒,因此成為喬爾喬內(Giorgione, 1477-1510)的學弟,兩人相互合作與競爭,一起促成威尼斯畫派的誕生。

提香漫長一生主要在威尼斯度過,他是無可爭議的威尼斯繪畫大師,也是第一個國際級畫家(客戶遠至西班牙王儲),創作過許多傑作,也培育許多弟子,如委羅內塞、丁托列托。

提香的早期作品受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影響很深,但他更加重視色彩運用,把油畫的色彩、造型和筆觸的技術推進到新的階段。

米開朗基羅有點瞧不起提香的畫,認為他描繪的人體結構不夠精準,以〈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為例,其實女神的軀幹偏長、腳偏小。雖然這麼說也沒錯,但米大不了解提香正通向以色彩建構的藝術世界,不在拘泥於追求人體的真實性。因此提香的構思大膽,色彩豐富鮮艷,對後來的畫家如魯本斯和普桑都有很大的影響。

〈72歲提香自畫像〉(Self-Portrait), 提香(Titian, 1490-1576), 約1562年

裸女的圖像學


裸女的圖像學

裸女圖像原型: 貞潔的維納斯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後來成為許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但這種圖像並非提香獨創,而是擁有很長的藝術史發展。

雕像或繪畫中的裸女(通常被指名為維納斯) 一隻手遮掩胸部,另一隻手遮掩私密處,呈現出羞怯和矜持,這種姿態被稱為「貞潔的維納斯 Venus Pudica」。最早源自於古希臘雕塑家普拉克希特利斯(Praxiteles, 約400-330 BC)〈尼多斯的阿芙蘿黛娣雕像〉,西方藝術史上首個以真人比例呈現裸體女性形象的雕塑。

古典雕塑中,「維納斯」代表理想的女性裸體,用以對應希臘英雄的男性裸體,自古希臘以來便很常見,之後例如〈美第奇的維納斯〉、繪畫〈維納斯的誕生〉都歸屬此類。

原件已不復存在,僅留下羅馬複製品。
左:〈尼多斯的阿芙蘿黛娣雕像-複製品〉(Aphrodite of Cnidus), 普拉克希特利斯(Praxiteles, 約西元前400-330年), 繪於1545年, 藏於義大利羅馬阿爾騰普斯宮
右:〈卡比托利歐維納斯雕像-複製品〉(Capitoline Venus),創作者不明, 藏於義大利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 蛋彩畫, 1485年, 烏菲茲美術館

維納斯名畫

從貞潔走向情色的維納斯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一手遮住私密處的姿態,與其說受到「貞潔的維納斯」影響,更直接的影響是來自師兄喬爾喬內(Giorgione, 1477-1510)的作品〈沉睡的維納斯〉──同樣描繪斜倚的裸體女子,她閉眼躺臥在田園風光,像極了女神的午間小憩。據說提香在喬爾喬內去世後,接替他完成後面的風景,甚至有說法是維納斯也是出自提香之手。

兩幅都在展現女性的身體之美,但真的沒有比較沒有傷害,相較之下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情色氛圍呼之欲出加躍然紙上,主要差異有兩處:

(1)場景:一是田園風光、一是私密閨房;前者是大自然的女神,後者是日常生活的女人,充滿真實人性的情慾的情感。

(2)眼睛:兩者最重要的關鍵點就是「眼神」,一是閉眼一是張眼,而且後者刻意直視觀畫者,彷彿知道有人正在看著她,而她也不害羞地回望著觀畫者。

老實說,〈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除了美女裸體(維納斯在所有畫作中幾乎都穿很少),並無其他辨識圖像表明維納斯的身分,神話成分明顯不足(照慣例的小愛神邱比特、白鴿都沒出席)

因為事實是,這幅畫作原本只被叫做「裸體女人 la donna nuda(超隨便的簡稱),直到烏爾比諾公爵下單後才正式命名為「維納斯」,可見提香和訂購人一開始根本不認為畫中女子是女神,只是將其視作一位性感女人罷了!

藝術史經常出現類似情況,即便畫家想傳遞情慾,但為了避免觀感不當所引發的爭議,習慣以維納斯之名包裝裸體女人的圖像,使其成為可被大眾接受的主題,算是一種保護性說法。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裸體畫
〈沉睡的誕生〉(Sleeping Venus或Dresden Madonna), 喬爾喬內(Giorgione, 1477-1510), 1510, 德國德勒斯登的歷代大師美術館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us of Urbino), 提香(Titian, 1490-1576), 繪於1538年, 119 x 165 cm, 藏於烏菲茲美術館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進入烏菲茲美術館,多年來展示於〈美第奇維納斯〉雕塑附近,可能是為了對兩種女性美:經典理想化的古代雕像 VS. 現代且肉慾的繪畫。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裸體畫
〈烏菲茲的講壇〉(The Tribuna of the Uffizi),約翰·佐法尼(Johan Joseph Zoffany, 1733-1810), 約繪於1772-1777年, 館藏於英國皇家收藏

西方古典藝術的裸體


■烏爾比諾維納斯的影響作品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直到進入烏菲茲美術館才公開亮相,大大影響後來西方繪畫藝術主題,我們來看看幾幅爭議性話題之作!

哥雅〈裸體的瑪哈〉

裸身女子名為瑪哈,真實身分眾說紛紜,她半躺斜倚在白色臥榻上,雙臂彎曲放在頭後,完全不遮掩私密處,它也被認為是最早描繪裸體女性陰毛的西方藝術作品之一;她的目光直視觀眾,神情從容且充滿自信,大方展露自己的美好胴體。

在哥雅的時代,裸體藝術仍受嚴格規範,但他大尺度違反當時的道德標準,以及裸體繪畫傳統──這幅畫作既裸露,又非古典主題,完全沒有使用任何神話或寓言來包裝女性裸體,她就是現實中的真實女性。

這幅畫最初可能出於私人委託而畫,但後來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調查人員發現,畫作一經公開就挑戰當時的西班牙社會,並引發宗教和政府的強烈反應。

1815年,哥雅因而被宗教裁判所傳喚,要求解釋這幅畫的創作動機和背景。哥雅的回答沒有留存下來,只知道他最終逃脫了起訴。

西方繪畫的裸體
上:〈裸體的瑪哈〉(The Nude Maja), 哥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1828), 1795-1800,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下:〈穿衣的瑪哈〉(The Clothed Maja), 哥雅, 1800-1807,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馬奈〈奧林匹亞〉

馬奈〈奧林匹亞〉

這位裸身女子稱為「奧林匹亞」,她斜倚白色床榻,身旁站著一位黑人女僕,女僕手持一束鮮花。奧林匹亞的眼神直視觀眾,表情冷靜且帶有挑釁意味;左手輕放腹部,遮掩住私密處,姿態取材自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1865年首次展出於巴黎沙龍時,引發了巨大轟動和爭議。當時的記者報導:「奧林匹亞 (在沙龍上)沒被人們毀掉的唯一原因,是主辦方的保護措施太好了。(嚇歪XDDD)

大家反應為何如此激動?因為這幅畫極度政治不正確!

奧林匹亞並非神話女神或理想美人,而是畫家馬奈以現實主義手法描繪的巴黎妓女,女僕手捧的鮮花是恩客的禮物。

她性工作者的羞恥身分,卻展現桀傲不遜的坦率表現,直白挑戰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性別角色。畫中黑人女僕的存在,則揭示了當時巴黎社會的階級和種族問題。種種因素觸動巴黎人的敏感神經,被許多人認為這幅畫不道德且有辱觀瞻。

儘管初期引發爭議,《奧林匹亞》最終成為現代藝術的重要作品。馬奈的現實主義手法和對社會議題的探討,為印象派和後來的現代藝術運動奠定了基礎。

西方繪畫的裸體
〈奧林匹亞〉(Olympia), 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 1863,法國奧賽美術館

李石樵橫臥裸婦

李石樵〈橫臥裸婦〉

台灣著名的現代畫家李石樵的作品〈橫臥裸婦〉,畫作顯示他摒棄傳統東方藝術的含蓄表現,受到西方現代藝術對人體美的重新詮釋,採用更為直接和大膽的方式來展示女性的裸體。(烏爾比諾維納斯的白色小狗變成了黑貓XD)

〈橫臥裸婦〉對後來的台灣藝術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啟發許多藝術家去探索人體美學和現代藝術,推動了台灣藝術的現代化進程。

如同前幾幅畫受到的大肆批評,這幅畫1936年第二回臺陽展舉行時遭到取締,甚至在2024年作為展覽主視覺,同樣被保守人士抨擊喔!果然~裸體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個敏感話題,裸體之美的欣賞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橫臥裸婦〉, 李石樵(1902-1995), 1936, 李梅樹紀念館

觀看裸體藝術


■如何觀看裸體藝術

既然說到裸體之美,讓我們進一步來看看西方藝術中的「裸」!

裸體有兩種: 裸露/裸體

自古希臘羅馬以來,裸體藝術一直是西方藝術史最具特色的藝術類型(哪個文化的藝術露成這樣?!)。啊不過~斯斯有兩種,裸體也有兩種(看得懂的都有點年紀了) ,分成「裸露 naked」與「裸體 nude」。

Naked:裸露/袒露:

被剝奪衣物的裸身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沒穿衣服。

但~某層次也暗示裸者不希望或不完全希望被觀看的害羞或尷尬心態,其展現的姿態或心態,可能進而使觀看者引發羞赧或產生淫褻感(通常是性幻想),例如:〈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Nude:裸體:

以藝術披覆的裸身,簡單來說雖然一樣沒穿衣服,但更像是穿上一件隱形的完美外皮(聽起來好可怕,但重點是完美!),目的藉由裸體展現人體的美學價值和藝術表達,側重於傳達藝術的尊嚴、純潔和理想化的人體形象,例如:〈沉睡的維納斯〉。

例如古希臘羅馬雕塑,藝術家藉由雕刻人體那精實的肌肉線條、強壯的身體姿態,詮釋他們心中對人類肉體的終極狀態,進而引發人們的崇高感受。(有點像健身房貼的形象照,鼓勵大家多鍛鍊,就能擁有這款人人稱羨的body~)

西洋古典繪畫規範的裸

裸體藝術有很長的歷史,但要注意的是,這兩類分法是近代藝術學者的解釋,為裸體藝術定義出明確差異。

「裸體雕塑」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即很常見,但「裸體繪畫」倒是發展得比較晚。

最早出現的裸體繪畫主題是聖經的「亞當和夏娃(因為劇情需求不得不脫),到了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逐漸從中世紀的禁欲主義轉向對古典美和人文主義價值的重新發現和讚美,繪畫主題逐漸世俗化,裸體藝術才真正開始流行起來。然而,裸體藝術依然受到基督宗教、道德和社會規範的影響,對「裸」的規範嚴謹,可不是說想露就露

概要來說有兩大原則:

(1)裸體不等於裸露(雖然以前沒這分法,但用現代概念解釋比較清楚),裸體要理想完美、要神聖端正、要令人發自內心讚嘆;絕不可傷風敗俗,不能引發情慾想像。

(2)繪畫主題僅限於歷史、希臘神話或聖經典故的框架,不可以真實的當代人物為對象。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學習人體結構,向來以練習裸體畫來鍛鍊基本功,並或多或少親自參與解剖,以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體,已達成社會期望藝術所展現的裸體之美。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的情色非特例

古典繪畫的裸體藝術標準嚴謹,但到底露得合不合理?以前沒有NCC審核分級尺度,這個標準還真是自由心政,難以界定啊!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擺明具有性暗示的畫面,以及標題從「裸體女人」改成「維納斯」的命名方式明顯就在規避被炎上的風險。再來綜觀同時代的繪畫~裸體畫一字排開以女性居多,甚至在明明要穿衣服的故事橋段,也硬是要露半球or不好好穿衣服。

這狀況主要和男性主權社會有關:社會階級上層是男性,執筆藝術家也是男性,而女性的美麗與性感,則是他們欲望投射的對象。

文藝復興以後流行於義大利貴族的私人收藏裸體畫,畫家描繪的裸露女主角多為取悅觀賞者的目的而存在,而通常觀賞者被假定為男性。說白一點,這些女性裸體畫不妨當作是男性訂畫者用來賞心悅目(意淫)的花花公子雜誌海報。例如提香曾接受西班牙菲力二世的私人委託,創作六幅畫作「詩歌 Poesie」,這系列畫作描繪眾神與凡人「深刻交流」的歡愉和刺激,都可以透過肢體語言及神情看見明確的性暗示。

時至17-19世紀的西方藝術,這類姿態挑逗或有其他情色暗示的女性裸體被稱為「供男性欣賞的裸像 gentlemen’s pictures」,女性裸像經常擺出較為古典藝術的常見姿勢,例如裸體斜躺的維納斯或黛安娜,陳列在吸煙室、讀書間,或其他男性的主要活動空間。

不要用有色眼光觀看藝術?

英國藝評家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1926-2017)著作《觀看的方式》:

在一般的歐洲裸體畫中,第一主角永遠不會出現在畫布上。他是站在畫作前方的觀賞者,而且往往假定為男性。畫面的一景一物都是在向他訴說,都是因為他的在場而出現。畫中人物是因為他才成為裸體。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的情境中,這幅畫裝飾於公爵夫婦的私人空間,畫中維納斯所展現的姿態、閨房的氛圍、直視的勾人眼神,都讓人很難忽視其中所展現的性感和情色,但這些都在回應公爵夫婦的凝視,而不是在回應你我他的視線。

世俗的情欲本是一種人性,畫家和委託者大膽接受這份欲望,因此此畫被認為是對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謳歌。而原本屬於私人情趣的作品,重新在大眾美術館公開展示,基於其歷史和文化性,重新賦予這些作品欣賞價值。

隨著不同年代的觀念轉換,Nude與Naked界線越來越模糊,藝術家透過對人類軀體的描繪,讓觀眾感受到各式各樣的意念。

有人說不要用「有色眼光」觀看藝術,然而~有些藝術的確是為了「情色」存在,但為了「色情」存在的則不配被稱作藝術!

★延伸閱讀請點我:

【希臘神話-美與愛的性慾女神: 維納斯的誕生祕辛(上篇)】

【希臘神話-美與愛的性慾女神: 維納斯的男神收割史(下篇) 】


▶【Podcast-S4EP12烏爾比諾的維納斯線上聽葵花子講故事,效(笑)果更佳~

▶【IG-乖,你聽畫】補充藝聞趣事,小乖乖快追蹤!

▶【乖,你聽畫1+2集】新書好評上市

謝謝您的喜歡,歡迎分享!

相關文章

歡迎您留下寶貴意見,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