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自然主題展】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網美打卡級博物館設計!(台灣博物館本館|展覽至2022/12/31結束)

by 葵花子
台灣博物館-常設展覽

老實說,國立台灣博物館全新 自然主題展 【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主展名「發現台灣」,是一個被寫爛的標題文案,實在很難從中想像展覽內容,沒想到副標更難理解,對一介平民葵花子而言,問號接二連三冒出來:台灣博物學家是誰?要重訪哪個年代?發生什麼事為何要重訪?

看來,阿姨我只能親自走一趟國立台灣博物館了。有Show,我們出門去!

▶強烈建議搭配服用【葵花子展覽筆記】

【台博館本館-館區總介紹】全台最老博物館,台灣博物學的起源竟然是為了「炫富」?

【台博館本館-B1常設展覽】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爸媽帶展指南,各年齡層孩子如何看展?

發現台灣-自然主題展-台博館
展覽簡介20世紀初博物學家發現台灣人文自然的回顧史,簡單來說就是台博館早期館史。▶【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官網  

展期時間:2017/11/21-2022/12/31|週二至週日9:30-17:00  

交通位置:國立台灣博物館本館─3F(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最近台北捷運站:台大醫院站4號出口)  

聯絡電話:02-23822566  

門票票價:全票30元,半票15元|購票當日可參觀台博館本館&古生物館。▶完整門票資訊點我

推薦對象關注台灣自然人文的全人類、喜歡生物標本的自然觀察家、正在修自然史相關課程的學生、孩子教育不能等提前布局的優秀家長

■ Buy 1 Get 2,一張門票逛兩館

【發現台灣】位於國立台灣博物館本館,購買本館門票,即可參觀主題展覽,不用再另行購票。

本館門票一張30元、半票15元,除了本館,還能於購票當日參觀對街的台博館古生物館,等於一張門票逛兩館,真是不可思議的划算。

不過,精打細算葵花子是用「愛台灣博物館卡」,門票直接變0元,全台幾大博物館免費暢行無阻哇哈哈哈哈!推薦給同樣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們!

愛台灣博物館卡是蝦咪?葵花子購卡連結

■ 免費置物櫃

買好票後,不要直接衝進展場喔!葵花子逛展最怕隨身物品多,本館提供免費大型/小型置物櫃供民眾使用,讓你手上空空逛展輕鬆。

■ 免費定時導覽,強推薦!

【發現台灣】提供定時導覽,若時間配合,葵花子認真推薦務必參加!

台博館的導覽員需通過考試評鑑,儘管每位叔叔阿姨的講解方式不一定合你意,但他們絕對都是有問必答的行動知識庫。定時導覽一場約45-60分鐘,有興趣的朋友請先查詢導覽時間,當天至服務台登記報名。▶定時導覽表點我

【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是台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覽,歷時3年半策劃與製作,於2017年正式對外開放。

【發現台灣】作為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透過蒐藏與展示,從歷史角度回顧台灣博物學的起源,目的在告訴大眾:我們現在認識的台灣自然與人文世界,是由誰透過哪些方式被建構?

換句話說,這個展覽不是介紹台灣有哪些自然人文特色,而是回顧「哪些博物學家」「如何發現」「哪些台灣自然人文」博物學家這個主詞,是展覽重點!

聽起來很無聊?

對,聽起來就很無聊,但【發現台灣】講的是一段關於台灣博物學的起源、現代自然史建立的濫觴,當你親自走完一遭,你會對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前提是先看完阿姨我的介紹)

■ 台灣博物學-先備知識:2個小知識,看展更有感

除非你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來這裡拍照打卡吹冷氣,不然花了門票和時間,逛展當然或多或少都要有所收穫!因此在正式進入展場前,請容葵花子幫你建立一些基本概念:

台博館與台灣博物學的關係?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基於經濟開發和治理需求,大規模、有系統對台灣全島進行殖產調查,而所謂「大規模有系統」是指,以近代西方博物學知識調查台灣全方面樣貌,包含繪製地圖、採集標本、探勘地質、普查人口、調查習俗、分類物種與人群等,而博物學知識因此正式導入台灣物種調查。

葵花子在【全台最老博物館,台灣博物學的起源竟然是為了「炫富」?】,曾介紹台博館成立的歷史背景──日本政府為了慶祝台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策劃成立台灣第一座博物館「總督府博物館」,也就是今日的「台灣博物館」,台博館正是承繼西方博物學的調查傳統,結合日本資源調查的成果,是「台灣博物學的啟蒙兼開創者」

不管你怎麼看待日本殖民這段歷史,都不應該否定台灣博物學主要由日本博物學家開始主導實踐的事實,正是由這群博物學調查先驅的鋪路,奠基出台灣的近代博物學,進而形塑今日我們所知的台灣自然世界與人文樣貌。

為何只展出日據時代的博物學家?

如葵花子所說,【發現台灣】的展出重點以博物學家為主,引導出台灣地質人文自然的多元樣貌。然而,不少觀展者直接有個疑問:「為蝦米攏是日本人?那無呆丸人?」問得好,這也是阿姨我的問題!

葵花子去查了《台灣博物季刊》,大意是說:20世紀初是博物學知識流行與博物學發現的黃金時代,既然【發現台灣】是台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會先聚焦於總督府博物館時期的傳奇博物學家,期待正在策畫製作中的「二部曲」會帶給大家更多Surprise。

■ 自然主題展-分區介紹:這不是博物館,是美術館吧!

【發現台灣】分為3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台灣新象」、「過去的未來」,展場分為3個空間,每個展區有各自的主題、視覺和音景設計。讓我們一起進展場來看看~

▼第1單元:發現之道

展區聚焦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的調查傳統──「知識是人走出來的」

葵花子特別想介紹森丑之助,他是台博館最初的籌劃者,更是台灣史前文化考古調查的先驅。森桑與原住民關係友好,倡議賦予原住民自治權和非鎮壓式的理蕃事業,可惜日本政府不採納他的建議,傳聞他在渡海回日的船上,懷著對原住民的愧歉而跳海自盡。(森桑賣安捏,活著才有希望啊!)

發現台灣-自然主題展-台博館介紹
自然主題展-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自然主題展-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第2單元:台灣新象

「台灣新象」是展覽主力重點,以專題方式介紹台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其重要發現。

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台灣高山植物」、台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台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櫻花鉤吻鮭」等等。

展覽主軸以博物學家為主,因而在展場設計上,勇敢捨棄分門別類呈現自然世界與人文世界的展出模式,跳脫傳統「微型自然界」的展示方式(就是把博物館展廳佈置成假假的森林你懂厚!),以白色明亮的展場空間視覺設計,突顯標本與文物本身的美感。

真沒想到,博物館展場風格不走「科學」,改走「藝術」氣氛,將博物館標本化身為美術館藝術品,完全就是IG打卡等級設計。而葵花子也必須老實說,透過這種展出方式看著台灣雲豹、水獺、黑長尾雉、藍腹鶻、寬尾鳳蝶等等標本,更能感受牠們曾是熱血活體的生命個體,而非展在博物殿堂的教具。(喔喔喔~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啊!)

自然主題展-發現台灣-台灣博物學
發現台灣-台灣博物學介紹-自然主題展
發現台灣-台灣博物學介紹-自然主題展

▼第3單元:過去的未來

每種展覽主題的產生都在呼應當代社會需求,【發現台灣】作為台博館21世紀的重要常設展覽,必須更加謹慎的啟發大眾思考──博物館展出各類型標本,除了帶我們回到過去,對於當代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展場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台灣雲豹標本、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過去的未來》。

至於它們各自象徵什麼?葵花子認真邀請大家親自去感受,不要用博物館給的官方說法,而是用你自己的想法去解答。(答不出來也沒關係啦,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發現台灣-台灣博物學介紹-自然主題展

自然主題展-必看重點:時間不多看什麼?先衝這4

【發現台灣】共展出367件博物學標本及文物,不僅包含台博館代表性典藏,還有首度亮相的珍品。

如果時間充裕,務必慢慢仔細欣賞;若不幸逛展時間有限,葵花子先列給你展覽必看清單,拜託直接衝進展場找這4項,謝謝!

【台灣新象】展區「北投石」,是一種由溫泉沉澱出來的礦物結晶,被台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在北投溪中發現而得名。北投石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它含有一種稀有元素「鐳」,也是世界上四千多種礦物中,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國寶級礦物,目前已知的產地僅有北投及日本秋田縣的玉川溫泉,算是世界上相當稀少珍貴的礦物。(下次去北投溪找找看~)

【台灣新象】展區的「龍宮翁戎螺」,好好見證這生物界的奇蹟!

翁戒螺的祖先最早出現於距今逾5億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晚期,繁盛於中生代,於新生代開始漸趨絕跡。對這種考古學的地質時代概念很無感沒關係,總之這傢伙比恐龍早出生至少3.5億年,牠們成群結隊在海洋開趴時,恐龍還不知道在哪裡等投胎。

原以為早就滅絕的龍宮翁戎螺,1968年後陸續有漁船在台灣北部海域撈獲活體,根本「五億年活化石」。1969年台博館曾以水族箱展示龍宮翁戎螺的活體,36天的展覽期間,吸引超過50萬名觀眾參觀,也掀起一波貝類研究的熱潮(為何只展36天?因為龍宮翁戒螺是深海海螺,因不適應展示環境,只存活了36天)

BTW,照片可愛小弟弟是路人不是我鵝只,阿姨我還沒生啦!(←根本沒人在乎)

【台灣新象】展區有件首度亮相的「貝珠踝飾」,被認為是霧社事件領導者莫那魯道唯一的遺物,極其珍貴。在賽德克族中,貝珠踝飾為男子馘首兩次以上才有資格配戴的儀式性裝飾,這對踝飾很可能就是莫那魯道當年親身配戴,作為身分地位的象徵。

左下角的兩條貝珠裸飾被視為莫那魯道的唯一遺物

【過去的未來】展區「台灣雲豹」標本。台灣雲豹是台灣特有物種,因台灣工商發展導致森林被大量砍伐,侵擾雲豹的棲息地,使得野外族群大量減少,在2014年正式宣告滅絕。如今,我們只能在博物館看到牠美麗的標本了。(台灣已失去雲豹,請某黨腦殘議員們給石虎留條生路!)

台博館本館紀念品店

逛完博物館,當然要來紀念品店逛逛囉!(批評貴又醜的紀念品是阿姨我的個人小興趣啾咪)

台博館的紀念品店就在購票處正對面。唉唉唉~不得不說,現在博物館多導入文化創意概念,積極授權典藏品圖像,設計獨家的特色紀念品。重點是,設計越來越有sense,逐漸跳脫官方的俗氣美感。

▲台博館運用鎮館之寶「藍地黃虎旗」,設計的一系列紀念品,包含行李箱套、毛巾、貼布繡、胸章,還有很應景的口罩,徹底打中葵花子(手指愛心)

■ 本日心情主餐

【發現台灣】以美學設計,展現博物館陳列的另一種創新可能,讓觀展者不再覺得博物館只是沉悶的大型教具,而是娓娓道來一則則台灣博物學傳承的故事,正因為有過去傳統的積累,才有創造未來的可能。

在創意經濟時代,創新絕非無中生有,而是基植於傳統的豐厚內涵,滋養成的新出價值,就連各種美食料理也不斷突破大眾想像,創造令人口齒一新的味蕾組合(但亂用黑糖珍珠就是唯一死罪!)。

像葵花子手中這粒刈包,是創意料理最愛使用的傳統食材,白白胖胖熱呼呼的刈包根本中式漢堡,無論夾什麼應該都很對味,阿姨我一口咬下,啊嘶~~~滿滿的香菜加上切片大黃瓜、乾柴的雞胸肉、感覺有特色但吃來沒啥特色的梅汁醬料……嗯嗯嗯,創新這條路果然沒這麼好混(默默飄走……)

 

■ 更多台博館介紹

【發現台灣─重訪台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是台博館本館的常設展覽,本館地下1樓還有專為兒童打造的【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極度適合爸媽帶孩兒來參觀(應該說,如果爸媽帶孩兒來台博本館,請先去參觀這個展!)

▶葵花子展覽心得:【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爸媽帶展指南,各年齡層孩子如何看展?

親子主題展-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
親子主題展-台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

【台博館-各館總介紹:園區建築、博物館歷史、常設展覽、紀念品店、餐廳】

台博館現有的4座博物館都在同一區,無論步行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相當便利就能抵達。如果你對台灣博物館其他展館和主題展覽有興趣,可以先看看葵花子的展覽介紹,讓阿姨我給你一些看展靈感~

▶【本館】全台最老博物館,台灣博物學的起源竟然是為了「炫富」?

▶【古生物館】混搭風博物館,銀行出現恐龍大軍!

【南門館】南門館是鴉片製造合法毒窟?開箱全台唯一鴉片&樟腦公營加工廠

▶【鐵道部園區】國家級鐵道博物館,鐵道迷必朝聖!

謝謝您的喜歡,歡迎分享!

相關文章

歡迎您留下寶貴意見,謝謝 :)